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教育科学教学部举办第二课堂规划与设计研讨会

为做好我部教育学师范专业认证的筹备工作,探索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3月17日,教育科学教学部邀请校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庄泰岳、美术与设计学院书记李朝霞、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姚大伟、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书记张建志、化学与化工学院副书记于玲、校团委副书记张亚然,在教辅楼举办了“第二课堂规划与设计研讨会”。会议由教育科学教学部副书记赵红妍主持,教育科学教学部书记高建超、主任王凌霞、学管办主任薄文峰参加了会议。

姚大伟副处长做了题为《构建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专题发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思想为指导,从“实施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改革的紧迫性;构建第二课堂 2.0 版本的支撑体系;培育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的实践案例”三方面对通过注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培养手段的互补性、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挖掘一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深度、拓宽广度和提升高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近年来,学校聚焦学生发展需求,立足具体工作实际,高站位部署推动一二课堂协同融合,螺旋式迭代,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动能。通过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等第二课堂育人精品项目的分享,为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第二课堂项目库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引导学生在各类项目建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于玲副书记做了题为《对标“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开展第二课堂育人活动》的专题发言。她从化学与化工学院“七模块+N特色”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即“师德报告、名师讲堂、说课大赛、微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摄影、DV作品大赛、班主任管理”七模块,“趣味科普,玩转化学;珍爱地球,保护资源;魅力‘化’一画”等N特色”介绍了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情况。

张建志副书记介绍了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情况。多年来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坚持师范教育优良传统,主动融入新师范建设,围绕师范专业认证的理念,形成了具有自身内涵和特色第二课堂综合育人方案。

李朝霞书记介绍了美术与设计学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情况,围绕师范认证的八个指标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美术学院第二课堂的系列活动进行了科学分类,形成了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庄泰岳处长指出第二课堂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走出第二课堂活动是普通的课外业余活动,是单靠学工干部来完成的两个误区;处理好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的关系,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同指导教师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发挥的关系三大关系。

最后,高建超书记强调在师范认证和转型发展背景下第二课堂体系的建设要体现三个特征即“科学化、体系化、特色化”。“教育既包括正式的第一课堂,也包括非正式的第二课堂。价值观、情绪、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领导力等,这些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品质,不是大学的正规课程能够达成的目标。因此,仅把正式的教学当做高等教育的全部是危险的,高校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教育环境、校园生活方式、课外活动等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建设任重道远。未来,在学校的指导下我们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加第二课堂项目供给,不断强化专业教师指导,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紧密融合,实现第二课堂对毕业要求的有力支撑,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返回顶部